安徽枞阳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
为了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了解枞阳县两万多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情况,全面把握未成年人思想动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今年8月份,枞阳县文明办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调研活动。通过深入基层实地调研、组织基层德育工作者讨论座谈、个别访谈、文献调查等形式,获得了较为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初步掌握了枞阳县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枞阳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政府和整个社会的工作,近年来,枞阳县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坚持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并举,扎实开展以下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大力加强中小学师德教育及家教培训。严格执行枞阳县教育部门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有关规定,对教师的工作纪律、日常行为做出严格规定,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在重大纪念日、节假日组织教师开展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培养教师的爱好和情趣;全县所有中小学全部开办了“家长学校”每年开展活动一次以上。通过召开家长会、举办讲习班等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的一般方法和知识,提高了家庭教育水平。
(二)协调公、检、法、司等与青少年事务相关的部门走进学校、就《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专题讲座;在每年6月份国际禁毒日期间,组织广大青少年开展以“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活动,摆放“远离毒品、崇尚科学、珍爱生命”的道德教育展板,发放“两纲”、“两规”及《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法》等宣传材料,组织学生及观看法制教育,全县各学校共聘请158 名法制副校长负责学生的法律咨询,并在每学期为各学校师生举办法制讲座1—2期。
(三)开展了以“争做高尚道德新人”为主题,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道德规范为内容的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每年组织中小学生植树造林;在每年“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日”活动期间,引导广大青少年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在各社区和志愿服务广场开展文明创建、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扶残助残等志愿者行动。通过组织青少年参加军训、祭扫烈士墓、入团宣誓及开展“十八岁”成人仪式等活动,不但使青少年参与了各项活动,培养了他们的奉献精神,而且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活动,增长了见识,弘扬了主旋律。
(四)从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出发,积极选派人员参加了安庆市少工委、司法局和安庆师范学院联合举办的青少年维权干部培训班。联合司法、律师事务所等有关单位,组织律师深入到学校、家庭、开展青少年自护教育,积极为青少年提供维权、法律、心理、自护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为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截至目前,枞阳县已设立“青少年维权岗”20个。
(五)实施了新世纪读书计划,全县9千名中小学生参加了“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组织开展了“寻烈士足迹,扬志愿精神”活动、青年志愿者与老干部开展“一助一”结对互助活动启动仪式;志愿者发起的捐赠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镇图书馆”活动,共收到各地捐赠图书15000余册,增强了服务意识,实现了“双赢”。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列入各级党、团组织和少先队的工作目标考核系统,保证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落实。
(六)开展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和“扫黄打非”工作。根据文化部《关于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意见》,每年公安、文化、教育、工商、消防等部门在枞阳县开展 “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工作,对查处的违规网吧进行严惩,并在电视上进行曝光,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也为枞阳县“网吧”等互联网经营服务场所初步走向规范化,取缔了校门口的无证摊贩。及时整顿书店图书及音像光盘出租行业,检查小食品饮食卫生,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七)广播电视开设少儿栏目,净化荧屏,展播爱国主义和青少年影视题材的影视片。枞阳电视台自2003年底开通了自办节目以来,节目播出上严格遵照中央及国家有关要求,严格把关、净化荧屏,以“精品”电视节目吸引观众。每晚18:05—18:50开辟了少儿专题节目,主要播出动画片和以青少年题材为主的少儿节目,颇受少年儿童的欢迎和喜爱。在“五一”、“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期间,展播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电影电视节目,每周六、七播出电影至少在4部以上,观众收视率及反映既“叫好又叫座”。
尽管我县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有效整合资源的手段还十分有限;主题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覆盖面还有待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实效性和针对性还需要进一步增强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二、对枞阳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深入全县各地有关社区和学校等地调查分析,可以得出我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一)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影响,青少年逐渐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潜在地增强了青少年对金钱的崇拜和对物质的追求。有些青少年互相攀比,比吃穿玩乐,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严重,在生活中逐步淡化道德修养,逐步淡化文明礼仪、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传统美德。形成了消极的人生观、扭曲的价值观、颠倒的荣辱观、错误的婚恋观,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思想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在他们物质来源不够或缺乏的情况下,往往不惜挺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社会精神垃圾和不良风气严重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单位和个人置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社会责任于不顾,将宣传封建迷信、宣扬犯罪及渲染暴力、色情、恐怖的书刊、图片、录相、光盘等推向市场,善于模仿、缺少辨析能力的未成年人会被这样的文化产品刺激心灵,误读社会,还有那些管理不尽规范的电子游戏厅、电脑网吧、迪吧等,也是侵蚀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温床。到处可见的美容院,舞场OK厅,到处可闻的麻将、扑克声等等,严重地败坏着社会风气,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另外,社会腐败现象也对青少年产生了不良影响,在他们的头脑中逐步形成了唯利是图、拉帮结派、权力至上等意识,这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负面影响非常严重。
(三)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存在问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思想,在学校教育中仍然根深蒂固,重智育而轻德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依然明显存在。同时,学科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长期相互脱节,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依然停留于传统的说教方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德育的效果。
(四)家庭教育相对脱节。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家庭教育的优劣,对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无可否认,望子成龙是天下家长的公心。但是一个同样不可否认的事实却是家庭教育存在很大的误区,在认识上,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管好孩子的生活,送孩子去上学是家长的责任,而德育教育主要是学校、社会和孩子自己的事。甚至有家长根本就不关心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只注重学习的好坏。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加捉襟见肘,事倍而功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无法很好地衔接,缺乏沟通同样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五)失学、辍学现象还未完全消除。由于部分贫困乡(镇)、村家庭还很困难,还有少数未成年人因为家庭贫困而不得不中止学业,无法接受正常的国民教育,学习更多的知识。一些失学、辍学的青少年由于所受教育有限,加之辨别是非能力不强,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走上歧途。
(六)未成年人自身素质的不足。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和心理迅速变化的时期,是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转变的特殊时期,被称为成长中的“危险期”。一方面由于他们阅历、经历浅,尤其是未成年的青少年学生,在生理处于“萌动期”,在心理处于“朦胧期”,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改善,青少年身体生理“早熟”与心理“晚熟”的反差越来越大,他们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差。
三、加强枞阳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品牌活动为载体,充分挖掘枞阳县的各种资源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深化理想信念教育主题,在全县各中小学建立中小学生业余团校(队校)、道德讲堂,让中学生了解党团队基本知识,接受历史和国情、省情、市情和县情教育。以中小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统领,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志愿服务、科技、文体活动,普及中学生18岁仪式教育活动,开展16岁居民身份证颁发仪式教育活动。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在少先队员中继续推进手拉手、雏鹰争章、民族精神代代传、少年军校等活动。探索社区团队活动方式,丰富未成年人课余生活。以“五四”、“六一”、“十一”等重大节庆活动及入队、入团等重要日子为契机,举行形式多样的庆祝纪念活动和团队主题活动,使未成年人接受革命传统和美德教育。
(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学校、社会的各类青少年活动阵地和新闻舆论阵地,发挥其教育引导功能,努力推动形成尊重、关心、帮助未成年人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争取财政和社会资源的支持,建立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喜闻乐见的活动,为更多的未成年人提供学习实践阵地。命名表彰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示范作用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基地。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到好人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集中参观。积极发现、培养、树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典型,为未成年人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道德实践榜样。弘扬文化育人的理念,广泛开展健康有益、充满活力的中小学校园文化活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三)构建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维护体系,净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大力开展“两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护能力。继续深化“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构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工作体系。落实“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确定一批县级试点社区,探索、推广区域性的闲散未成年人管理工作经验;大力实施“帮教工程”,组织一批“五老”人员、政法干警、志愿者与失足、闲散和困难家庭未成年人实行“一帮一”结对,加强对特殊未成年人群体的帮教矫治和救助工作。积极开展“青少年网络文明”行动、“青少年远离毒品”、“青春自护”、“崇尚科学、拒绝邪教”等活动,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侵害,健康成长。
(四)创新中小学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建设,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深化社区团建,探索社区建队方式,建立团组织牵头,教育、文化、民政、公安等部门参加的社区少工委。进一步加强中学团干部队伍和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其素质和业务能力。规范少先队辅导员的选聘、培训、待遇、管理、使用,实施少先队辅导员百人培训计划,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交流,每两年开展一次十佳辅导员评选表彰活动,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组织和队伍保证。(本文原载安徽省《小康生活文明风》2014年第11期 作者黄达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