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成人仪式尊重“90后”个性打造精彩青春
“感谢爸爸妈妈,感谢老师和同学,今天对我来说,更有特别的意义!”上海市卢湾区长乐中学学生姚武斌,在今年上海市的18岁成人仪式现场许下了自己的成人愿望:考上大学,将来做个翻译家!
姚武斌患先天脑瘫,但学习非常刻苦,现掌握了英语、德语、法语和日语等多门外语。由于行动不方便,学校组织的活动许多他都无法参加,但对成人仪式,他却坚持参加:“这样的仪式我一定要来!我要亲身感受成人的那一刻。”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一样沉浸在18岁节日的欢乐海洋里,姚武斌的父母含泪带笑,感慨万千,“听到他说自己长大了,我们真是太高兴了。”
上海市的18岁成人仪式教育最早起源于1990年“黄渡乡第一届18岁青年生日活动”,迄今已走过21个春秋,已形成了高一公德意识教育、高二成人预备期志愿者服务和高三18岁成人仪式等一系列完整的仪式教育活动,培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
从2008年开始,90后一代开始陆续跨越18岁的青春门槛,对这项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上海市中学共青团系统上下联动,主动作为,积极探索适应90后学生的成人仪式教育新模式。
我的青春我做主:最年轻的志愿者
最近几年,每到临近毕业的四五月份,上海市普陀区晋元高级中学的下沉式广场上,都会上演非常感人的一幕:几百号人排着长龙要求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最新一批志愿者。
团上海市委学校部负责人表示,90后的学生强调自主,渴望独立,类似18岁参观烈士陵园昭示成年的活动,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呼唤“我的青春我做主”,希望能亲手铺开自己的成年画卷。团上海市委要求各区县、各中学尊重90后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积极性,把青春的精彩留给孩子们书写。
晋元高级中学的试点工作得到了上海市中学师生的高度评价。
几年前,晋元高级中学的28名高三学生发出倡议,用志愿加入中华骨髓库作为自己的成人纪念,用青春和热血为患者带来希望。这一真诚而朴实的举动得到了学校团委的支持,也得到了更多同学的响应。18岁成人仪式的性质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要我参加”变成了“我要参加”。加入中华骨髓库的队伍不断壮大,每届高三学子像传递接力棒似地把这一活动传承。时至2011年,志愿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学生已逾1500多人。
这一志愿精神不仅属于学生,也传递给了家长、老师和更多人。很多家长对孩子们的行动一开始并不支持,甚至强烈反对。面对家长的不解,不少学生发出了“我已长大,请尊重我的做法”的呼喊。2008年,蓝天同学的妈妈也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因为儿子的一句“我们有责任让一个生命获得延续”让她深受感动。倪淑慧、陈莉琳、李靖等10多位教师也受到学生的感染,志愿加入骨髓库。2009年,已升入上海财经大学的孙嘉睿同学因为之前自己未满18周岁,重回母校参加18岁成人仪式,“增补”加入中华骨髓库。
同学们认为,这是最成功的成人仪式,他们是遵从内心最真实的声音,“这一刻,我们终于把‘责任’实实在在地抓在了手中。18岁的承诺植入地下,会成长百年的绿杨。”
新一代的亲子关系:家庭版成人仪式
根据90后一代的特点,上海市18岁成人仪式教育及时调整方向,更为注重家庭教育的融合和参与,突出感恩教育的感染和内化作用。比如,在市、区县和学校三级成人仪式上都会邀请家长代表参加,现场表达对孩子成人的美好祝愿和殷切希望;要求班团支部每年都组织“读一封父母来信”活动,请高三学生家长认真细致地给自己18岁的儿女写一封信,简要回顾在孩子成长经历中令自己和孩子激动难忘的往事,并对孩子提出希望与鼓励;组织学生在班会课上,一起读一读父母的来信,讨论读后感。
除了这些常规举措,各级团组织提倡开展朴素的家庭版成人仪式,以弥补大型成人仪式个性化不足的缺憾。比如在18岁成人仪式的发源地——嘉定区,成人仪式教育活动主要以“感恩于心 ,责任于行”为主题,在发给学生的《走近18岁志愿服务册》中明确规定:每位学生在成人预备期阶段,要为父母端一次茶、捶一次背、洗一次衣服、烧一次饭、拖一次地板等。
在上海,家庭策划举办成人仪式是一个时髦的新现象、新趋势。上海社科院青少所所长杨雄表示,在国外,家长为成人的孩子举办专门仪式,这是很普遍的事。但目前国内在这方面远未成熟。作为市民家庭文化的新趋势,这也是提升人们精神层次的聚会。作为一种亲子沟通的新模式,只要是内容健康、形式新颖、鼓励上进的,家长可以尝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子女举办有意义的成人仪式。
年轻人自己的节日:首个“成人节”
2011年元旦,上海市18岁成人仪式之后又添加了首个“成人节”,3000多名高中生在东方绿舟的智慧大道上,沿着象征成长旅程的18个大脚印,依次跨过“成人门”,接受家长和老师的祝福。
这个“成人节”是上海市高中生自己的节日,创设的建议由来已久。早在1999年2月,团上海市委、上海市青联就在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建议,确定每年5月18日为“成人节”。2010年,来自宜川中学、卢湾高级中学、彭浦中学、田家炳中学、闵行三中等5所学校的2000余名学生及教师,通过新民晚报联合提出建议,将每年的元旦定为“上海市18岁成年节”,共同接受步入成年的洗礼。后经上海市文明办、市教卫党委、市教委、团市委、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等多方会商,一致确定从2011年起,将每年元旦的全市18岁成人仪式扩展成上海的成人节。
上海市文明办未成年人处处长蔡伟民说,成人节不同于既往成人仪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更强调90后学生的主体性,“由于是自己的节日,这也就更能让每个参与者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全身心融入到活动中”。
在上海市教科院研究员吴增强看来,上海设立全市统一的成人节后,象征意义会更强,更容易激发青年学生的成长意识。在社会文化越发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让青少年更好地恪守基本的传统礼仪,如何让学校和家庭在培育下一代问题上找到更好的抓手,设立成人节、注重成人仪式的洗礼作用,便是一项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