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情燃烧的校园-区政协常委、实验中学副校长 张荷英
十八岁网站日期:2011-07-11
3月底4月初,我们一行人带着钦佩和疑惑的心情来到河北省衡水中学实地考察学习,衡中的一切让我们震憾,学习之余有以下感受:
一、浓郁的校园文化
以前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和做法,只停留在表象上,如爱护环境,不讲脏话,悬挂点名人字画等。衡中在这方面的做法让我们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衡中的校园文化”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导”;提出打造精神特区的口号。校园犹如一个人的气质和个性,它是一个学校的精、气、神。一流学校靠文化,二流学校靠制度,三流学校靠权力。衡水中学正是以浓郁的校园文化铸就了全国知名学校的品牌,衡中每幢楼名字很儒雅,校园布置得体,墙上张贴着历年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学子和从这里走出的硕士、博士和名人的照片。衡中的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活动文化、执政文化、环境文化、礼仪文化等等,其中“活动文化”让我耳目一新,其宗旨:“让每一项活动都燃烧激情”。每期学校组织许多活动,如主题目论坛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并将活动系列化,如德系列、教师系列、科普系列、艺体系列、衡中大讲堂等。对学生而言,学习是教育、生活是教育、劳动是教育、健康是教育。学生每周都有活动,如班级风采展示、成人宣誓仪式、键步如飞80华里远足活动。成人宣誓仪式很感人,满18岁的学生过成才门,走成才路,戴成人帽,吃生日蛋糕,接受事前父母准备的一封信(父母到场),成人宣誓等,场面宏大感人。80华里远足活动将全校5000多名学生统一组织步行80华里,每人两个袋子,:一个食品袋,一个垃圾袋。回来后要检查垃圾袋,中途还要收集当地的民俗、历史资料等。从而让学生树立吃苦耐劳、环境保护,热爱乡土文化方面的意识。跑操是衡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课间操组织学生集体跑操,人与人之间不过拳头那么近,手里都会拿着书或卷子(手里拿着书是在等待同学集合时朗读用),每班由两名学生领操,步伐快,整齐,铿锵有力。口号此起彼伏,内容各不相同,声音响亮悦耳:“超越自我,挑战极限”、“放飞青春,勇攀高峰”。学生个个精神饱满。跑操已超出了本身,已变成了振奋斗志、团结协作的精神,他们跑出了一个学校的精、气、神,它变成了一团激情燃烧的火,感染人、激发人。
校园文化提高了学生的能力,陶冶了品德,让学生学会担当,纠正不良习惯,成就梦想。
二、把教书当成自己真正的职业
走进高二年级教师办公室,门口前面立着一块评优展板,内容包括红旗备课组、优秀备课组长、优秀师徒、双优班级等。放眼望去,一派公司职员同室隔离办公的气象。一组组用木板隔成十字形的办公桌。和老师们交谈后得知衡中不光是学生累,教师也很累,但累得充实。他们没有我们的各种出版社出的练习册,全是教师自己编写的,由教研组习题组按流程编写,经副主编、主编审阅,最后完成。教师每周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主题或论坛活动,如班主任专业发展论坛,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讲座,“微笑在衡中”主题活动,读书报告会等。就教研活动而言,每周分两次进行,事前教研组长拿出研案,将本周教研活动情况象备课一样准备好,周一布置,周四检查并完善。
衡中的考试,有“批改不隔夜,讲评不隔天”的说法,作业当天完成,上午考试晚上最迟九点出成绩。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时间,计算到分钞。教师整天思考的就是怎样出成绩,怎样做得最好。真正把教书育人当成了自己的天职,从他们的行为、谈吐到穿着无不体现着质朴敬业的精神。
三、团队协作,共创极致
听衡中领导和教师做报告,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今天我的发言是我们衡水中学行政或教研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只是一个代言人。这既是谦虚,又是实在话。衡中提出: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没有合作就没有力量,竞争是在合作之下的竞争,合作是在竞争之中的合作,合作永远大于竞争。合作方式为:压力分担、利益互联、资源共享、机会均沾。领导对外作报告,教师对外作学术交流,其过程要靠大家来操作,过程是重点,结果只是体现。衡中的教师讲求教案统一,年级教研组的教案放在同一个文件夹里,教案由教研组每个教师分担完成,包括共同探讨,不断完善,以趋完美。一个年级只有一个教案并且早已完成,教师平时备学案,以单元为例,每周将学生在本单元的优秀或不足的东西,每班一篇或一例的形式交年级教研组,由年级统一以活页文选的形式呈现给教师和学生。衡中教师参赛讲究机会均等,任何一个人都必需,已参加过者不再有机会。轮到任何一个,全组每个人必需全力协助,而且学校硬性要求教师参赛必需拿奖,他们的口号是:唯一必争,逢冠必夺,见冠必取。这样做使优秀的更优秀,即使最差劲的教师也会变得优秀。
衡中做任何事情追求极致,他们提出:所有的事务追求完善,所有的人都要做最好的自我,让每个人都有追求,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无论是学校管理,学生活动,教师教学教研都做到完善,追求极致。以作文为例,写议论文,要求学生必须按议论文几大步骤过结构关。每堂课下来,不足和可取处要记下,不厌其烦追求细节完善,没有过场和花架子。
四、不断创新是学校生命力
1992年衡中提出要“走创新之路,创全国名校”的口号,衡中十几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的历史。他们分别从理论、机制、方法、资源等方面进行创新。教师实行聘任制,由学校——年级——班主任聘任(有相关规定),如教研机制,撤销教研组,成立学科中心教研室,下设主任、干事(衡中没有初中),每个学科设1——2人(中层干部待遇)直接负责三个年级各学校的教学,以年级为协作体进行。
对于考试,提出合作备考——激情备考——科学备考的口号。以合作备考为例,要求全组一个音,班组一家亲,合作备考一条心。没有孤立成功的个人,只有优秀团结的团队。教研讲求资源共享,积取所需;优势互补,各有所长(让擅长这方面的教师来做)高效的教研,更高更强。除一周两天开展教研活动外,其内容创新更值得学习,如说课分青年教师说课 资深教师说课 特级教师说课等。高三一届考完,立即和下一届教师交流并将本届的资料留给下一届。再如评选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采取在公开场合,教师学生互动的方式,学生上台讲述教师的感人事迹,场面激烈感人。
创新给衡中带来强大的生命力,创新使这所其貌不扬的学校闻名全国,创新让这里的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每一个角落都激情燃烧起来。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衡中的做法,不是一两天学得完、学得过来的,也不是全部都是适合我们,但是教书育人的环节,我们都很清楚。衡中的成功也许就在你我平常不愿想、不敢想,不愿做、不屑做的细节中。但愿我的体会带给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的一点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