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的黄豆豆为知己者舞

黄豆豆1977年2月出生于浙江温州市,据他母亲在黄豆豆成名后的某次记者采访中笑谈--其实,并不像一些小道消息散布的那样,黄豆豆在孕期的母腹中常常胡乱折腾,十分捣蛋,相反地,倒是宁静乖巧得很,特别是分娩的时候非常地配合,没几个动作就出生了。黄豆豆母亲说:"讲句玩笑话,他生来就识大体,从出生就开始。给他吃什么就吃什么,给他穿什么就穿什么,我们双亲从来不娇惯他,而他呢,也并不喜欢刻意的娇惯。"

  黄豆豆的父亲是温州市剪刀厂分厂厂长,一条静默的汉于,性格像他从事的职业,大开大合。黄豆豆的母亲是温州市总工会艺术团演员,一位多才多艺的丽人。首先发现儿子舞蹈资质的,自然是母亲,那年带3岁的豆豆看电影《叶塞尼亚》,片中有一段热烈弃放的"吉普赛舞",电影看完回家后,豆豆即几乎原汁原汤地把这一段长达两分钟的舞蹈,一板一眼地做了出来,令他父亲大感意外。豆豆母亲认定,儿子的体内天生具备舞蹈因子,就看如何开发了,所以常把儿于带到艺术团,让他现场感受学艺的气氛。照理说,一个如此年幼的稚童,即便有一些表演的天分,毕竟难以坚持恒久,毕竞有那么多的童年游戏在诱惑着孩童,很多孩子对某种艺术钟情不了几天便开始兴趣转移,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然而豆豆不是。他是一个舞痴,他是一个舞蹈的情种,5岁开始就会编排一些简单的舞蹈了,他自编自演的第一个处女作是《老鼠和毒药》,这个舞蹈很简单,讲一只饥饿的老鼠,不能抵抗那只明知掺了毒药的饭团,它犹豫很久,最后终于走向了诱饵,这个舞蹈使少年官的舞蹈老师大为赞叹。

  八十年代初,电视还未大面积普及,很多专业舞蹈演出的观看机会不是很多的。小豆豆特别注意各种信息,尤其是周边大城市的舞蹈演出,如杭州、上海等,一有机会,即把父母给予的零用钱当作路费,进大城市看戏。7岁那年他在杭州看了德国斯国加特舞蹈团的《胡桃夹子》,第二年,又有幸在上海看了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这些超一流的艺术表演极大地震撼了豆豆年幼的心灵,产生了很大的启蒙作用。与此同时,他所在的小学音乐老师也别具慧眼,不止一次说过--黄豆豆将来最佳的职业,是舞蹈,他将为舞蹈而生,为舞蹈而死。

  这句话为豆豆父母首肯,尽管话说得有些绝对。

  事实上黄豆豆最早的舞台实践,来自于家里的大床。豆豆家有一只祖传的红木老式大床,这种古色古香的大床在温州已不多见,他们大多是清代制作的,非常宽大,床四周画龙雕凤,镌刻有飞禽走兽,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蚊帐也很讲究。黄豆豆从3岁开始就别出心裁地以床为舞台,进行舞蹈表演,最初的观众是父母、亲戚、邻居,渐渐扩大到小学同学、老师,蚊账是最恰当的大幕,他除了承担节目外,还要负责开幕、闭幕的活儿,你看累不累呀?多年以后当黄豆豆成名后,对这一段原始的"舞台生涯"仍耿耿难忘,他戏言:那是一种伟大的"袖珍舞台",他能生发出美妙的幻想。一切的艺术都来源于幻想,没有幻想的艺术是可怕的。

考不怕的黄豆豆

  1987年,年方10岁稚态可掬的黄豆豆,怀着志在必得的心情,带上盘缠,像古代书生赶考那样,去北京投考最高舞蹈学府--北京舞蹈学院(附中)。他坚持一个人去,不要父母伴随,母亲舐犊情深,说那好,那我只是以一个与你不相干的旅客的身份去,我不强制照顾你的饮食起居。当时温州没有直达北京的火车,得先去上海,之后再换乘京沪列车,火车票也远比现在难搞,母于俩好不容易从票贩子那儿以两倍的车资买到了黑市票,硬是一宵没合眼,艰难地坐到了北京。

  然而,命运并不青睐这位未来的舞坛王子。尽管并坐的5位考官无不欣赏他试跳的几段舞蹈小品,无不惊叹他出众的"肢体语言",但是,关于学员的录取条件,也有一些不能改变的硬性指标,比如舞蹈男演员的身体标准,下肢要比上身长12厘米以上,而豆豆的下肢比上身只长了8厘米,这一缺陷令考官扼腕叹息,不得不向这对母子陈明原委,考官们实在不忍多看母于俩眼中的那一层哀怨,以及失望。

  初考失利返回老家温州后,豆豆父母花了好几天,暗察儿子日常动态。夫妻俩私下约定,哪怕今后砸锅卖铁,也要支持他去学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几天过去了,豆豆平静得很,这个10岁的男孩继续坚持在少年宫习舞,北京考试的失败并没有击垮他!

  母亲请教了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终于制定了一个为豆豆"下肢加长"的训练方法,当然,这是一个土方法。首先,每天帮助豆豆压腿,让豆豆悬空躺在两个橱子中间,父母轮流坐在他的腿上,想象一下吧,那时豆豆才10岁,却要承受大人百多斤的重量,他腿部的韧带怎会不痛苦地呻吟?为了尽快拉长下肢,豆豆父亲还特意去温州乡下,找到两个铁匠,赶制了一对铁环,吊在家中的房梁,把豆豆身体倒挂起来,每天3至4次,每次10多分钟,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人为地牵拉韧带,促使下肢慢慢变长。豆豆的双脚锁在铁环,头朝下,活像当年革命者被反动派上刑罚,嘴里还大呼:"用力拉我手:往下拉呀!"父母只得忍住怜悯,帮他去拉,去扯,豆豆妈妈说:"那几年我老做梦,梦见孩子的身体被一扯两半,好惨。如今10多年过去了,我有时还会做这样的梦。"

  经过难以置信的整整两年的苦训,苦熬,到了1989年,终于传来上海舞蹈学校要面向全国招生的消息,12岁的黄豆豆心中又起波澜,这时,他的下肢经过酷烈的改造,已经比上身身体长了12厘米,终于达到了专业舞蹈演员的标准。于是,母子俩又揣上盘缠,向上海进发。

  考试的场面不需赘述了,当年上海的多家传媒作了大量报导,黄豆豆从6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总分,名列第一;在自选节目、舞蹈造型、韵律、舞谱设计等科目中更是胜人一筹,独领风骚。怪不得主持考试的王教授下了如下的评语,他说:黄豆豆是栋梁之材,他会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带出去,并且在国际舞坛占领一个制高点。
从12岁至18岁,黄豆豆在上海舞蹈学校民族舞科"读舞"6年。

士为知知己者舞

  1995年,18岁的黄豆豆从上海舞蹈学校毕业了。其实,早在临毕业的前两年,国内即有10多家相当有实力的歌舞团来上海提前挖人,并向他许诺"一流明星"的种种待遇,仅北京就有三家高级别的舞团。一些同学开玩笑,说:"豆豆,别慌,待价而沽,卖个好价钱。"黄豆豆置之一笑,对他们说了一句--士为知己者"舞"。

  他不解释,谁是知己,为谁而舞。

  但是,他最终的选择作了解答,他毕业后进入上海歌舞团,他私下对人说,他不能忘记是上海给他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他要偿还“庇护”自己心灵的那一份债。

  现在,据一些舞蹈界的评论家一致认定,黄豆豆真正意义的开山之作并在国际性舞赛中获奖的,当数《秦俑魂》,被国际评委称为"代表中国民族舞蹈的标志性作品",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贾作光先生也认为"《秦俑魂》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都是有突破的,是极其优秀的。"

  黄豆豆怎么会选择这样一种题材呢。他作如是说。原来,他看了一部犯罪分于偷盗古俑的纪录片,那些无比珍贵的俑体被破坏了,手足被锯断了,俑身被空气所腐蚀了。看到这些,黄豆豆难过地哭了,他说,他是为历史而流泪,而不是为某一个具体的武俑,他还说,这些俑原本是一些孤独的殉葬品,它们没有发言权,如今,他们连保持孤独的权利也被剥夺了,很多人打它们的主意,他们实在是不幸的。黄豆豆认为,表现俑的孤独感,舞蹈是最好的一种体现形式,难道俑不是一种“哑剧”么?它们与舞蹈一样,没有台词,然而。事实上却处处有抹不掉的台词。《秦俑魂》很快就排好了,黄豆豆表演的"俑"充满了非凡的灵气与感悟,天人合一,人鬼感应,变幻无常,苍凉悠远,他在舞蹈节奏、造型、身体曲线蠕动等方 面,表现了超一流的技巧,已经达到一种挥洒自如、物我两忘的境界。1995年中国舞蹈比赛最高奖--第四届"桃李杯"舞赛在北京举行,黄豆豆的《秦俑魂》获得古典舞男子第一名,名震京华。

  几乎同时,中央台1996年春节晚会开始紧锣密鼓地遴选作品,黄豆豆的另一部舞蹈新作《醉鼓》突然闯入主办者视野。晚会领导看了《醉鼓》初排,深为其动容,这个舞蹈在舞台中央置一面方圆不过数尺的大鼓,舞者在鼓面上演绎一位世纪老人击鼓卖艺的一生,他想起了自己当年的豆蔻年华,卓绝无双的鼓艺,不幸流产的爱情,以及击鼓者晚年的漂泊与孤寂。一些类似蒙太奇的动作画面扑面而来,让你觉得舞蹈是世界上最善于裁剪、浓缩的艺术。黄豆豆回忆,他曾沿着河南黄河故道,追寻一些击鼓卖艺的民间艺人,同他们同吃同住,便于采风。

  一次,他问一位孤独的盲人老鼓师:你曾听见过击鼓艺人的哭泣么?它们的哭声像什么? 不想盲人老鼓师拿利刀在一只旧鼓皮上捅了几个洞,然后用鼓捶去敲打。伴着黄河水的幽怨低诉,他听见了破鼓一声又一声的呜咽,逼着一些路人不得不垂首伤感。黄豆豆说,我当时真的暗暗流泪了,一点不是什么矫情,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原由,我感到十分悲凉、伤感,我想,其实每个人,不等于是一只鼓吗,当你簇新簇新时,你声震屋瓦,当你磨损的不行了,你就哑了。

  不管黄豆豆的诠释是否悲观,我们从中可以瞥见一位优秀的舞者没有在公众面前展示的内心的另一个侧面。《醉鼓》的大获成功,使黄豆豆万众瞩目,得到该年度中央台春节晚会“春兰杯”观众最喜爱的节目的金奖。同年,他的另一个表现西楚霸王项羽的舞蹈《垓下雄魂》,在北京荣获第三届全国舞蹈比赛(独舞、双人舞、三人舞)金奖,这是全部选手中唯一的一枚金奖。

  这一年,黄豆豆频频获大奖,被人戏称为"得奖专业户。"

  是年,黄豆豆18岁。



凌晨
2005-12-31
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298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