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仪式的历史考察

十八岁网站日期:2010-11-21
      中共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提倡必要的礼仪,特别要提倡有助于培养对国旗、歌、国徽崇敬感的必要礼仪,增人们的爱国主义感情。”“提供各地组织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举行对国旗宣誓的成人仪式”。共青团组织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1994年以来,在我国青少年中开展了18岁成人仪式的教育活动。三年来的实践证明,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是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已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和共青团组织所接受。为了把成人仪式教育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对这项活动的历史概况进行分析,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一、中国成人仪式的历史概况成人即成年,历史上也把男女成年叫“成丁”
       在我国原始社会中,青年男子跨入成年阶段经历的仪式叫作“成丁礼”(也叫“入社式”)。这种仪式通常在庄严的场合进行毅力和智力的考验,以检定青年是否具备充当氏族部落正式成员的条件。检定合格后,由少的长者给他们讲民间史和部落秘密(所谓秘密,就是结婚、生育、世代交替)。经过成丁礼,青年就可以正式加入氏族社会,成为部落成员了。
       到了封建社会,未成年男子称“童子”,男子到20岁要行“冠礼”(也称“元服”),就是戴上冠帽,表示已经成人;女子15岁要行“笄礼”(“笄”即女子束发用的簪子),就是女子可以盘发抽笄,表示成年。据《礼记·冠义》记载:“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冠礼是人懂事后各种仪式的开始,不可不恭敬举行。当时的加冠仪式十分隆重,不仅要选良辰吉日,还要选择为冠者冠帽的贵宾,可见对冠礼的重视。到了加冠这天,冠者的父亲要穿上礼服,迎接加冠的贵宾,亲朋好友乃乡间的国 官吏到齐后,加冠的贵宾将帽子戴在冠者的头上,再为冠者取名(即别名)。成人后称自己的名,称别人的字。加冠仪式结束后,冠者要拜见参加仪式的亲朋和长者,以及乡间官吏。女子的笄礼尚未查到详细的史料记载。
       男女进入成人行列后,社会即开始予以管理、制裁;本人即在社会上享受权利,同时也要尽义务。说到权利,通常冠礼是婚礼的基础,行了冠礼就有结婚、生育的权利。说到义务,成人以后,就必须纳税和服徭役。在古代,对刚刚到加冠年龄的青年,统常称“弱冠”,20岁(相当现在的18岁)为“冠岁”,真正的冠者(成年)应在20岁以后。随着历史的变迁,成人仪式仍就延续着,但成人的年龄有所变化。据《晋书·食货志》记载,男子16岁就要行成人礼。据《北史·隋文帝纪》记载,隋朝21岁成人。到了唐朝,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武德7年规定:“男女始生者为黄,4岁为小,16岁为中,21岁为丁,60岁为老。”唐天宝年间18岁为中,23岁为丁。隋唐以后,成人年龄逐渐偏大。到了近代这种成人仪式逐渐被废止。新中国成立以后,《宪法》只在法律上规定18岁为成人年龄,对成人仪式没有规定。
       成人仪式虽然政府没有规定,但在我国少数民族中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俗。在这些少数民族中,拔牙、染牙、穿裙、盘发鬓等仪式,都是青年进入成人的标志。云南省丽江地区永宁纳西族母系社会残余的成年礼是给进入成年期的男子穿裤子,女子穿裙子礼,由亲友宾客观礼,承认他们进入成年,赋予他们“阿注”(结婚、生育)的权利,使他们可以公开参加社交活动。
       1993年12月18日,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共青团上海市委等单位,在外滩人民英雄纪念塔前成功地举办了“上海市第一届18岁成人仪式”,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得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共青团中央的充分肯定。成人仪式活动的基本程序为:升国旗、唱国歌、面对国旗宣誓,领导勉励,前辈祝愿,成人心声,颁发成人纪念物等。举行仪式的地点一般都在重要的政治性活动场馆和历史纪念地。
       新时期的成人仪式与中国历史上成人礼有着本质的不同。党中央把成人仪式的活动视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团中央把这项活动作为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组成部分。这比起以世代交替为目的的成人礼,内涵有新的升华,更加注重政治、爱国、成才的内容。
       回顾中国成人仪式的历史,使我们看到成人仪式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它不仅为中国成为礼仪之邦作出了贡献,也为中华民族子孙的健康成长作出了贡献。成人仪式活动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兴旺而发展,也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落伍而被遗忘。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从上海先进行的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习俗的延续和发扬,我们相信这一活动必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世界一些国家成人仪式的历史概况
       成人仪式在世界一些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民族传统。
       在古代社会,一些国家为生成成熟的青年男女举行成人仪式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社会式的,主要有折断门牙、纹面纹身、智力考验、穿衣戴饰。第二类是宗教式的,主要是对男子施割礼、斋戒等。经过这类仪式,就标志与无责任的未成年时代诀别,成为对有责任的人。
       到了封建社会,欧洲的骑士团、大学、行会以及宗教团体,这些机构也举行象征着进入成人的典礼。如进入骑士登记,领取大学文凭,从学徒升格到师傅等仪式,也作为成人的标志。到了近代,成人仪式逐渐淡化和呈现多样化。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青年男女不再把年龄作为成人唯一标志,而把毕业走出校门,正式走向社会参加工作,第一次射精第一次性生活等等,都看作成人的标志。因为对青年没有确定的年龄界限,社会、法律也没作规定,所以在捷克共和国把有没有驾驶执照也作为成人的标志。在挪威就把成人仪式取消了。
       由此可见,世界上成人仪式的历史悠久的,一些国家成人仪式的形式与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标准也是各不统一的。但是,正如法国青年学爱西尔维亚·西盖尔说过,这是“用程式简单、明了的交接仪式,标志从未成年到成年及其责任的过度”。这个核心主题,在世界各国的成人仪式中都是明确不变的。
       这里,简单介绍目前世界上三种成人仪式的概况。
       1、 举行成人节
       日本成人仪式的前身是中国古代的“元服”,它是在唐朝时代传入日本的。“元服”盛于奈良和平安时代,凡经参加“元服式”的13岁至16岁青年男女,男子要剃头冠帽,女子要梳成大人发型,腰系红带,都要穿“和服”,标志进入成年期。
       1984年,日本政府决定每年的1月15日为成人节。1月15日,是日本的法定国民日。年满20岁的青年,男穿西装,女穿和服到公堂、会馆参加成人节。大堂充满节日气氛,仪式开始,首先由当地政府官员发表讲话,祝贺青年们进入成年期。接着,参加仪式的青年男女宣誓。青年们宣誓以后,便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经历“成人式”后的青年人,从此就有了选举权。的国把14岁看作人生旅途中的重要转折点,为14岁男女少年举行成人式,是日耳曼民族世代沿袭下来的古老传统。原民主的国政府十分重视对14岁少年的教育,每年为年满4岁的学生举行“成年节”活动。“成年节”内容也有政府官员和校长致辞,举行宣誓,师长、亲友祝贺等。参加成人仪式后,男孩子允许系领带、女孩子才获准涂口红、穿高跟鞋。原东德成人仪式的特点是重视少年在14岁以前的成人预备期教育。
       日本和前东德是根据政府法定的成人节,由政府和学校出面组织承认仪式的,属于社会形成。我国现行的18岁成人仪式活动,虽然是共青团组织的,还没有正式确定“成人节”,但从今后发展看,也可属于这一类型。
       2、 宗教形式的成人仪式
       在原联邦德国,按照历史遗留下来的习惯,要为14岁的少年男女举行基督教式的成人仪式。届时,年满14岁男女少年,在父母带领下,走进教堂,跪在十字架下,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过,然后,教父手持一壶圣水,依次将水洒向少年的头顶。接着,教父宣读基督教义,教导少年做人的道理。仪式在“阿门”的祝福和宗教颂歌中结束。
       缅甸的习规定,男孩在少年到成年期间,必须在当地的寺庙过一段佛教徒式的寺庙生活。时间为一个星期左右,男孩进寺庙前,每个村庙都要举行隆重的皈依礼(即入教仪式,也可以认为是承认仪式),作为少年步入成人的庆典。入寺庙后,要实习做一个和尚应做的各种日常事物。皈礼期满,就标志着男孩已迈入成年的阶梯,无论是终身当和尚,还是还俗回家,都将受到社会的欢迎。
       3、 古典形式的成人仪式
    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成人仪式,除了以上良种类型以外,与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相似,现今在尚未开发的土著民族中还有古典式的成人仪式存在。在印度东北部山区居住的奥那加人,按照他们的习俗,凡是长到13岁的少男少女,就得在父母的带领下,向酋长请求加入公社。酋长应允后,父母用酋长赐予的棉布为他(她)赶制一套“成人服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298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