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谁首倡18岁成人仪式?

十八岁网站日期:1999-10-23

编者的话:一个乡团委书记竟然首倡影响全国的大活动——18岁成人仪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深入青年,了解青年,认真调查研究,基层团委书记、基层团组织同样能干出一番大事来,同样大有作为。

 

  “以我壮志激情,创造崭新未来;以我火红青春,建设锦绣中华……”

   在18岁生日那一年,面对国旗参加庄严的成人仪式,在排山倒海般的宣誓声中,抒发自己从幼稚少年到成年公民的豪情壮志,现在已是上海中学生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盛大节日。这一后来在全国蔚然成风的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形式,最初却出自上海一位普通团干部的观察和实践,至今仍然是件鲜为人知的事。

  记者日前在上海郊区采访,找到了被团干部中的知情者称为“18岁成人仪式第一人”的陆惠明。9年前担任上海嘉定县黄渡乡团委书记的这位年轻人,鬓发上已经增添了岁月的风霜,言语中有了企业家的成熟。1990年,正是这位当时28岁的团干部,在拥有5400名青年人的黄渡乡,率先举行了当地“18岁青年生日活动”。

  “那时,我刚当乡团委书记不到半年,如何开展团的工作还是个课题。看到青年思想波动大,就搞了个思想摸底,原来,当时儿童少年有学校和家庭的关心,恰恰是刚走出中学校门还未踏进社会的青年很少被人关心,而怎么处理人生、恋爱、入伍、就业等一大堆问题,又时时困扰着他们,使他们心神不定,甚至产生了一些不良的苗子。”陆惠明回忆说。这样的人究竟有多少?几个团干部到派出所去了解,结果发现本乡每年就有100多个人步入18岁成人行列。于是,他们以18岁青年为主题,在乡党委和团县委支持下,于1990429成功地举办了“黄渡乡第一届18岁青年生日活动”。陆惠明至今记得,“踊跃参加生日活动的青年有109名,县、乡的有关领导也都参加并讲了话。事后,有不少青年给乡团委写信,感谢举办这样的活动,表示要脚踏实地去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来到陆惠明现在工作的地方,记者看到了他精心保存的一些当年的《黄渡团讯》和文件资料。在1991年黄渡乡第二届18岁青年生日活动前乡团委给青年的一封信中,陆惠明满含深情地写道:“当你跨过时间的河、空间的谷……青春,18岁的青春,正悄然无息地走近你,你可曾听见她的脚步?如今你们即将告别少年的幼稚,迎来18岁的成熟。18岁是一个闪光的年龄、黄金的季节,你们将是成年人,将是一个正式公民,而你们心中一定会有无数的梦想和希望,像云朵一样,漫天飘荡。18岁的朋友们,希望你们紧紧把握住自己的青春年华,认定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奋斗,最终必定会成功,最终必定会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

  在陆惠明1993年调离黄渡乡前后,18岁生日活动在当地有效地凝聚了青年们的意志。活动开展头两年,这个乡先后有12名青年入党,300多名青年入团。后来18岁生日活动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形成了包括18岁青年恳谈会、18岁青年社会调查、18岁青年书画比赛、18岁青年种植成人树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仪式性纪念活动。

  陆惠明现在是上海协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与别的企业家不同的是,他在从事房地产开发工作之余,还经常被了解他这段历史的单位邀请去参加18岁成人仪式。但是令陆惠明最感欣慰的是,共青团上海市委在1993年借鉴基层团组织的活动和国内外各民族有关惯例,首次把18岁成人仪式推广到全市各区、县,这一具有鲜明特点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不断在扩大青年的参与面和覆盖面。

  如今,经过多年的完善,18岁成人仪式在上海形成了庄重的礼仪规范,如宣誓人面向国旗,头戴统一的成人帽,由团上海市委负责人领呼誓言等,仪式还包括党的祝愿,社会知名人士的致词。18岁成人仪式在全国各地也都受到了青年欢迎,各地党政部门、社会各界都高度赞扬18岁成人仪式在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青年形成成人意识、法制意识和公民意识方面收效显著,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活动。

  近两年,上海人大、政协两会上,来自共青团和青联的代表委员,已多次建议将每年的518定为当地的“成人节”,以立法的形式让全市1618岁学生在完成成人预备期教育过程后,全部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据悉,在全国许多地方,类似的一些建议也已开始进入立法程序。

“时间不会太长,一定会传出好消息来”。已经不再从事青年工作,但依然十分关心青少年教育的陆惠明,对此信心很足。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29893号-1